[多选题]使用管径800MM的不开槽施工方法有( ).
- A
盾构法
- B
定向钻法
- C
密闭式顶管法
- D
夯管法
- E
浅埋暗挖法
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
一级建造师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 燃气管道按敷设方式可分为(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下图所示。
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顺序组织施工。
6月6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至该年7月6日,确认累计死亡达10人。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
经过严格整改后,项目部恢复了后续的工作,二次衬砌采用模板台车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问题:
1、给出③→⑩、⑫→⑭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施工过程中向土体打入了A结构。A的名称与作用是什么?
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4、根据现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5、指出隧道边墙浇筑错误之处并改正。-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盾构施工的安全控制要点主要涉及( )等方面。-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基坑的隔水帷幕周围的地下水渗流特征与(  )有关,利用这些关系布置降水井可以提高降水的效率,减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重点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五)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城区防洪排涝应急管道工程,受环境条件限制,其中一段管道位于城市主干路机动车道下,垂直穿越现状人行天桥,采用浅埋暗挖隧道形式;隧道开挖断面3.9m×3.35m,横断面布置如图5所示。施工过程中,在沿线3座检查井位置施作工作竖井,井室平面尺寸长6.0m,宽5.0m。井室、隧道均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钢格栅+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二衬为模筑混凝土结构,衬层间设塑料板防水层。隧道穿越土层主要为砂层、粉质黏土层,无地下水。设计要求施工中对机动车道和人行天桥进行重点监测,并提出了变形控制值。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浅埋暗隧道下穿道路专项施工方案,拟在工作坚井位置占用部分机动车道搭建临时设施,进行工作竖井施工和出土,施工安排3个坚井同时施作,隧道相向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区域,项目部采取了以下环保措施:
对现场临时路面进行硬化散装材料进行覆盖。
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夜间施工部进行露天焊接作业,控制好照明装置灯光亮度。
问题:
1.根据图5分析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2.工作竖井施工前项目部应向哪些部门]申报、办理哪些报批手续。
3.给出下穿施工的重点监测项目,简述监测方式。
4.简述隧道相冋开挖贯通施工的控制措施。
5.结合背景资料,补充项目部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6.二衬钢筋安装时,应对防水层采取哪些防护措施。-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填料式补偿器芯管的外露长度应大于设计规定的(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工业卫生技术措施以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为目的,以下各类技术措施属于此类的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装配式预应力水池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背景材料】
A公司中标承建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及进水泵房,其中沉淀池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池体直径为40m,池壁高6m,设计水深4.5m。鉴于运行管理因素,在沉淀池施工前,建设单位将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变更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变更协议。
项目部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列出池壁施工主要工序:①安装模板、②绑扎钢筋、③浇筑混凝土、④安装预应力筋、⑤张拉预应力。同时,明确了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措施,方案中还包括满水试验。
项目部造价管理部门重新校对工程量清单,并对底板、池壁、无粘结预应力三个项目的综合单价及主要的措施费进行调整后报建设单位。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预应力张拉平台突然失稳,一名张拉作业人员从平台上坠落地面摔成重伤;项目部及时上报A公司并参与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继续进行张拉作业。
【问题】
 1.将背景资料中工序按常规流程进行排序。(用序号排列)
 2.沉淀池满水试验的浸润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不需要计算)
 3.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变更后的沉淀池底板、池壁、预应力的综合单价应如何确定?
 4.沉淀池施工的措施费项目应如何调整?
 5.根据有关事故处理原则,继续张拉施工前还应做好哪些工作?-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  )水泥。-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分层安装模板时,每层层高不宜超过()m。-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下列有关电熔连接质量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供热管网上的补偿器主要是由于( )原因而设置的。-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以下关于隧道工程防水说法正确的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混凝土的( )之和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适用于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沉桩方式为(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本工程隧道长为873m,包括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外径为6.2m,内径为5.5m。隧道平面曲线为直线19m+缓和右曲线65m+右曲线(R400m)101m+缓和右曲线65m+直线64m+右曲线(R2000m)36m;隧道竖向曲线为:直线5m/2‰+竖曲线15m(R3000m)+直线22m/3‰+直线40m/2.85‰+直线100m/3‰+直线60m/3.1‰。
本工程管片用量为:上873+下873,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0,抗渗强度为S8。本区段隧道覆土厚度为8~17m,沿途场地平缓,地面标高平均为+3m,表层为褐黄色黏土,隧道主要穿越灰色淤泥质黏土、灰色黏土层,为沉积型流塑一软塑高压缩型土。
(1)隧道掘进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由于隧道长,质量要求高,项目经理部决定将盾构掘进工程分包给专业水平更高的施工队来完成,本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技术指导。
(2)工程利用一废弃的旧井经整修后,作为盾构掘进的始发井,另外还建了以下设施:盾构工作竖井、专用配电室、竖井放雨棚、管片堆场、料具间、机电车电瓶充电间等。
(3)盾构掘进过程中,发现地面隆起量增大,随即推进,但螺旋输送机保持出土,以便将地面隆起量降下来。
(4)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突然出现震颤,盾构刀盘扭矩剧增,土中夹杂有钢筋混凝土块。操作人员认为是遇到了废弃的人防工事,决定仍继续掘进。
(5)盾构掘进即将完成时,遇到了一块未探明的巨石,掘进无法进行。项目经理部认为在隧道内实施爆破,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决定自行组织工人将其爆破拆除。
问题:
1.本工程是否合理?请说明原因。
2.本工程始发井的布置是否全面?
3.盾构掘进过程中处理地面隆起的方法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4.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情况的处理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5.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巨石,项目经理部采取自行爆破拆除的措施是否恰当?请说明原因。
6.结合本工程情况,简述盾构掘进时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措施。-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级配砂砾(碎石)基层压实与养护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一座城市跨河桥梁,该桥跨河部分总长101.5m,上部结构为30m+41.5m+3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项目部编制的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有:为满足河道 18m宽通航要求,跨河中间部分采用贝雷梁-碗扣组合支架形式搭设门洞;其余部分均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满堂支架基础采用筑岛围堰,填料碾压密实;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分为门洞支架和满堂支架两部分内容,并计算支架结构的强度和验算其稳定性。
项目部编制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其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有:
(1)优化配合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热量;
(2)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的时候浇筑混凝土;
(3)对支架进行监测和维护,防止支架下沉变形;
(4)夏季施工保证混凝土养护用水及资源供给。
问题:
1.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应补充哪些验算?说明理由。
2.模板施工前还应对支架进行哪项试验?主要目的是什么?
3.本工程搭设的门洞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4.对本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进行补充。-一级建造师题库查看答案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3380.00元
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服务协议》